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降低客户的研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继而降低产品上市后的售价,这样可以让更多的收入不高的人群能够接受更好的治疗。
他们的代名词是专业和高效,他们是制药企业一种可借用的外部资源,他们有利于医药企业提高资源集中度,形成企业内部的规模优势,他们能大大提高制药企业新药上市的速度,降低制药企业的管理和研发费用。生物药成为市场热点之际,是否会给CRO带来更多的机遇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哪些是必备的核心竞争力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爱康得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CEO荆光军。问:我们知道爱康得专注于抗体药物和细胞药物临床前研究,能否请您和我们介绍下爱康得的特色和优势?荆光军:爱康得是专业的CRO服务商,我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特色和优势,就是这个企业在整个市场上取得客户认可的关键。我们第一个优势是技术平台,我们做抗体药的筛选,除了大家都在做的传统的杂交瘤和噬菌体展示之外,我们还开发了一系列的筛选技术。比如利用毕赤酵母展示平台来筛选全人源抗体、兔单抗以及单域抗体。另外,最近这两年比较火热的是基于单个B细胞的抗体测序平台,我们也在两年前建立了相应的一些技术储备,并且完成了一些比较好的项目。所以我觉得从技术平台上而言,我们这种综合性的布局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客户委托给我们的候选抗体药的筛选工作。第二个方面从技术团队的角度而言,团队的经验对于客户交付项目的成功完成是一个比较大的保障。我们目前从抗原制备到下游的抗体筛选,还有药效,以及工艺,都有相关的专业团队和相应的项目经验。对于客户交付的项目我们有更好的理解,针对不同的项目需求,有针对性的筛选符合客户要求的候选抗体。我觉得这就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障客户项目的成功。这两方面是我们爱康得目前在抗体药物以及细胞药物的筛选和发现当中,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公司的特色和优势。问:针对细胞治疗、抗体药物这些领域,贵公司可以提供涵盖哪些开发过程的服务?荆光军:我们致力于打造一站式服务,客户只需要带着他的idea来,剩下的工作都交给我们来做。一站式服务囊括了从靶点抗原的分析、制备,到动物免疫、抗体的筛选,在拿到候选抗体后,进行抗体工程即抗体人源化改造,并进行下游的体外药效学和体内药效学的验证,这些我们都可以一站式来为客户解决。因为CRO就是要为客户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除了上游的Discovery的这些工作之外,我们也正在全力打造综合性细胞治疗工艺开发服务平台。目前市场上的抗体药CMC平台已经特别成熟了,但是细胞治疗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药品种类,目前大部分公司会选择自己去做 CMC,公司的投入以及经验,各家的方案可能都不太一样。我们前期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我们正在打造一个专业的细胞治疗的CMC服务平台,我们的服务除了上游的研发之外还会涵盖下游的临床样品的制备。该CMC平台会包含三个大的模块,第一个模块就是GMP的质粒制备,无论是做CAR-T还是做基因治疗,质粒对他们而言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需求。第二个模块是临床用重组病毒的制备,重组病毒制备,除了用于CAR-T的慢病毒制备,还涵盖了一些重组的腺病毒与腺相关病毒,另外,这个模块也可以服务于一些基因治疗的客户。 第三个模块是临床细胞产品的制备,这个是针对细胞治疗的。大规模的细胞制备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国内有的用手动模式,有的用自动模式,而我们在这两方面都有项目经验,利用小型的生物反应器来制备CAR-T细胞样品。未来我们还将会面向全球,为国际客户提供服务。实际上,我们已经在为一些药厂客户提供相应的工艺开发服务。针对抗体药物下游的CMC,这是一个特别成熟的市场。目前国内有很多很大的公司在做,比方药明生物、迈百瑞,苏桥生物,这方面他们都有比较深的布局。当然这些布局大部分都还是在传统抗体药物的生产上——利用CHO细胞来做发酵。未来,我们也将打造包括哺乳动物细胞发酵和酵母表达单域抗体药物的生产平台。这是我们在整个细胞治疗和抗体药物领域,我们所能够提供的服务以及我们未来的规划。问:公司纳米抗体筛选平台有哪些优势?能为客户解决哪些痛点?有令您印象深刻的案例和我们分享吗?荆光军:目前全球范围内来筛选纳米抗体的主流技术是噬菌体展示。动物免疫完之后采集外周血,把抗体基因克隆出来建立一个噬菌体库,然后进行筛选。该技术特别明显的优势是库容量较大,但是噬菌体展示的抗体在后端的CMC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比如抗体的稳定性、糖基化修饰等等,这些问题可能都会导致噬菌体筛选出来的抗体未必能够顺利的进入到下游的药效实验阶段。对此,我们主要利用两种技术进行纳米抗体的筛选,一个是酵母展示,我们利用毕赤酵母展示系统建立纳米抗体的筛选平台。由于酵母是一种比较接近于哺乳动物细胞的真核细胞,因此利用该方案筛选出来的抗体,基本上在后端的药效以及哺乳动物细胞表达方面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除了酵母平台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基于单个B细胞的平台,如果客户希望能够更快的拿到一些候选抗体,我们会直接选择去分离能够和靶抗原识别的B细胞,直接通过测序的方案拿到候选抗体,然后做下游的验证。 纳米抗体的筛选在国内才刚刚起步没多久,很多客户听说过这一概念,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筛选,而我们在这方面有多年积累的经验,所以能更快的帮客户筛选到他想要的抗体,客户的精力就可以放到后端的药效以及临床工作上。 举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我们在去年年初做了一个传染性病毒的中和性单域抗体。目前这一类抗体在我们国内是没有药品上市的,但在美国已经有相应的人源化抗体药物上市。我们当时做单域抗体的初衷是希望能够筛到一个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但是药效要比传统的人源化抗体药好的候选抗体,去年我们很顺利的完成了这个项目的筛选,以及后续人源化和项目交付,药效验证的结果也很明显。相对于在美国已经同期上市的药物,对病毒的中和能力更强。我对这个案例有比较深的印象是因为今年年初的新冠病毒,就让我联想起来我们去年做的项目。目前我们在做一个针对新冠病毒的S蛋白的中和性的单域抗体,我们希望这个单域抗体出来后可以用于对抗目前在全世界各地流行的新冠病毒。这是结合了我们去年的项目经验,加上今年的这样一个新的形势,所以我对这个案例可能印象会深刻一点。 问:公司同时开发基于单个B细胞克隆和基于酵母展示获得纳米抗体的两条路线,是出于什么考量?具有何种优势?荆光军:其实我们最开始做这个平台的时候做的是酵母展示,但是在做酵母展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它虽然可以非常好的富集到你想要的克隆,但是周期可能会比较长。所以后来我们就在想是否能有一个更快的方案来获取到能够识别目的抗原的抗体?出于缩短项目时间的需求,我们又开发了Single B克隆的方案。目前其实国内做的比较多的是利用beacon机器,它其实是利用芯片的技术来做单个的B细胞的克隆,但是这个机器它本身价格比较贵,而且运行成本也高。我们采用的方案是单细胞分选的方案,外加上FRET荧光能量共振偏移。将表达目的抗体的单个B细胞分出来,然后直接做痕量RNA模板的克隆,这样我们可以很快的拿到这个序列。我们的这套方案成本相对使用beacon低一些,但整体的效率也能与beacon机器相媲美。它其实最明显的优势还是在于它的可以缩短时间,能够在更短时间之内,就可以拿到你需要的抗体序列。问:在CAR-T细胞治疗领域,病毒载体生产是很多公司,甚至是制药巨头都觉得棘手的问题,爱康得有应对大规模生产的准备吗?荆光军:我们公司是2015年成立的时候就在做CAR-T,我们公司应该是国内最早专业性提供CAR-T 的CRO外包服务的公司。 其实我们在CAR-T领域的布局,主要还是立足于上游的研发以及CRO服务。除了比较热门的靶点选择,以及相应的单域抗体开发外,我们在整个的CAR-T结构设计上也做了很多布局,我们手头上已申请了一两个专利,还有两三个专利正在做,也基本上完成了。所以我们在CAR-T技术领域的布局的目的,主要还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也通过自己做的研发项目来寻求第三方的客户一起来合作,把它推向临床。至于病毒的大规模生产就像我之前所说,无论是GMP级别质粒的生产,还是利用悬浮系统生产慢病毒,我们均有丰富的经验,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也走过一些弯路,但现在整个体系已经可以稳定的运转,现在的系统经放大后可以直接满足大规模生产所需。问:作为CRO公司,在现如今,生物药成为市场热点之际,是否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在市场的变化中,爱康得是如何规划布局的?荆光军:因为我是做技术出身的,对于一个技术出身的创业人,可能最大的坑就是过度的关注于技术,而忽略了实际的市场需求。这个也是我在过去5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不断的自省,意识到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里面最大的挑战可能就是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太快,生命科学领域的技术更新速度远远要高于其他的领域。面对这种比较快速的革命性的技术更新的时候,如果你的团队他的学习能力比较弱,你无法快速的跟上这个潮流和前沿的技术,可能就会逐渐在后续的市场竞争当中被淘汰。换而言之,这个行业的人无论是做CRO还是做新药筛选,自己本身或者你的团队本身,它需要是一个quick learner——快速的学习者。比如有个东西你没有做过不要紧,但是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去理解它的原理,如何操作,最后把它转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为客户提供服务。这个也我们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 我对我们的团队要求也是挺高的,我要求我们的团队,每天需要去学习和你从事的领域或者岗位相关的一些前沿的东西,有不明白的可以直接请教公司高级研究员或者公司的项目主管或者我。我希望能够打造一个好学的团队,它可以去掌握一些前沿技术,能更好的服务于客户。我们团队相对而言是一个年富力强的团队,比较年轻,我们平均年龄只有26岁。大部分人都是有分子生物学或者细胞生物学背景,以及抗体药物相关的从业经验。年轻人其实比较好学,在我们这样一个任务相对比较重的团队里面,大家可能学到的东西会更多,所以我们团队的项目经验比较多一些。 我觉得CRO公司要在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里面去存活或者去发展,必须要做到客户不能干的,你可以干,别人可以干的你可以干的更快更好。客户之所以要委托你做只有两个需求,第一个是客户自己做不了,你能做,所以他找你来做;第二个是客户自己可以做,但是你可以做得更快更好,所以客户他就自己不做了,他就委托你来做。做好这两点,才能寻找到更多的机遇。对于我们而言的话,我们提供服务,不涉足下游的产品申报。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利用我们的项目经验,假如有一些特别超前的靶点,别人从来都没有做过的,我们做好了之后,我们可以选择license out,去选择和一些行业的公司合作,一起把这个产品推向市场。所以我们的这种规划布局主要还是立足CRO为主,立足于抗体药物以及细胞药物技术的开发,研发项目可能会选择直接授权出去和客户来合作。 爱康得能够与药企还有科研机构达成合作,最终原因还是服务的质量,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是你交付产品的质量,比方说亲和力如何?药效如何?这个是关键。第二个质量就是时间,能否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去交付符合质量要求的抗体序列以及产品,这个是最关键的。当然有一些项目因为是研发,就存在不确定性,毕竟研发的英文单词是research,因为你search一次不到,所以你要RE-search,所以也存在项目延期的可能,但是这个项目出现不顺利的时候,我们会及时的与客户沟通,比方通过定期电话会议的形式,与客户去汇报,然后一起来和他们去完成这个项目的交付。这样就算项目进展不顺利,中间和客户的及时沟通和反馈,然后来改变实验方案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觉得最核心的还是要做出来符合质量需求的产品,来取得客户的认可,这点是最重要的。问:“重组生命,爱至康得”,是公司的初心和使命,那是否也是公司的一种企业文化,这种文化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荆光军:我们一开始成立公司的时候,是希望能够把一些比较前沿的生物技术、产品能够更快地带到国内的市场,助力于它更快的走向临床,走向市场过后让患者受益。所以我们的中文名字叫爱康得。当然我们的初心其实还是希望我们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把这些比较前沿的技术或者产品,无论是我们自己做,还是借助于我们的客户做,把它公开的推向临床,让中国的患者受益。另外我们提供的服务之所以价格不是最高的,因为我们并没有说通过服务本身牟取暴利,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让客户可以比较低的成本把这个项目尽快的做出来。研发成本降低了,产品上市后的售价也会降低,这样可以让收入不高的人群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治疗,这是我们成立公司的时候树立的一个宗旨和目标。 其实我们公司的员工大家都很年轻,于是我们在交流项目的时候,大家都会有一个使命感,就比如说他手头上做了这个东西,通过每个周末来加个几个小时的班,我可以给客户节约大概几个月的时间,这样本身其实对于终端的患者而言也是一种间接的受益。问:未来有哪些目标和规划?近期是否有融资或商业合作计划?荆光军:我们前端的Discovery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近期会多做一些宣传提高市场占有率,为更多的客户来提供服务。关于合作,我们其实是开放心态,协立投资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在我们企业比较困难的时候,也给过我们第1轮的天使轮投资,支持企业可以一直快速发展到现在。关于融资计划,我们希望能够寻找到对我们公司比较认可的专业的投资机构或产业合作伙伴,一起把项目做得更快推向更大的规模。希望在今年的年底之前能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预计六千万左右,主要用于爱康得 CMC平台的搭建,以及整个的GMP的流程验证。 爱康得生物医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抗体药物和细胞药物临床前研究,为全球新药研发企业及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机构提供药物发现、药学研究及临床前研究等专业CRO服务。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领先商业技术,构建了纳米抗体研发平台、全人源抗体筛选平台、鼠单克隆抗体平台、基因工程细胞株构建平台、噬菌体展示平台等,分别在苏州、宁波、马来西亚建有研发、生产基地。
公司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学术背景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精通抗体工程、免疫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等跨领域多学科技术,已为国内外近千家大型制药公司及生物医药研究机构提供了可靠、全面、高效率的新药研发临床前服务。
爱康得生物秉承“重组生命,爱至康得”的初心与使命,坚持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高品质的项目交付能力和灵活的商务模式,助力中国创新药物研发、申报及上市。用严谨创新、专业规范的科学态度引领肿瘤免疫治疗的未来。